在越过那两个士兵的警戒线后,唐启文取出怀里的pda,分别对着车间门口的两个红外线探测器照了一下。
不过一瞬间的工夫,pda就破解了这两个红外线探测器的工作频率,然后向它们发出了暂时停止工作的指令。
虽然这两具红外线探测器和基地的保安系统相连,要是长时间停止工作就会触动基地的警报系统。
但唐启文只是让它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失去效果而已,所以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对唐启文来说,红外线探测器停止工作的这短短一瞬间,已经足够他进入车间了。
而车间门口需要身份卡才能打开的电子门锁,对唐启文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随手破解了门锁的控制系统,唐启文施施然走进了安置火箭的车间。
飞马座——xl火箭已经作好了一切发射准备,安静地横卧在专门为其准备的支架上。
虽然飞马座系列火箭只是一种轻型火箭,但发射全长也有近十七米,看上去也是个庞然大物了。
看着火箭巨大的身型,唐启文也是暗暗觉得有些可惜。
要是完全按照他所掌握的新技术来打造火箭的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等核心部分,这种尺寸的火箭至少可以将重达两吨的有效载荷送到离地球两千万公里的距离上,而且只需要短短三十个小时就够了。
要是那样的话,唐启文可以选择直接把要和“近邻”
相撞的那个小天体轰成碎片,也不用象现在这么麻烦了。
可惜的是抢一枚火箭并将其彻底改装,然后还要想办法弄一架b将其发射上天,对唐启文来说虽然不是不可能办到,但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要完成这么多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唐启文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只进行初步改装的飞马座——xl火箭了。
早就对飞马座——xl火箭的结构作了深入的了解,唐启文在车间的工作台上找到几样工具,然后熟练地打开了火箭的整流罩结构,那颗原计划搭载发射的土地资源探测卫星立刻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毫不迟疑地切断了卫星和火箭之间的电缆连接,唐启文很快就把卫星从火箭上卸了下来。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火箭用来安装有效载荷的支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大小。
所以只需要简单的调整,就可以把唐启文自己制造的装置连接到火箭上了。
要进行这样的调整并不困难,唐启文虽然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但还是很快就把自己的装置固定到了火箭上。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只需要通过标准的信号及电源线接口,将两者连接起来就算是完成了。
在当初选定飞马座——xl作为运载工具地时候。
唐启文就考虑到了两者兼容性地问题。
所以他地这个装置和火箭主电脑地连接完全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前后不过花了不到半小时地时间。
唐启文制造地改变小行星轨道地装置已经完全安装到了火箭上。
熟门熟路地重新把火箭地整流罩装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