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

古风老槐/著

2024-06-29

书籍简介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gt;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战、六合城保卫战、集庆城(金陵)攻夺战、常州攻夺战、宣州攻夺战、池州攻夺战、婺州攻夺战、衢州攻夺战、处州战役、应天府(金陵)保卫战(龙湾战役)、洪都府(南昌)保卫战、鄱阳湖战役、湖州战役、平江府(姑苏)攻夺战等。并对元末遭遇战争的两淮、江南一些古城进行了比较细致地描绘。【展开】【收起】

首章试读

第一章??读私塾把牛放宰牛宴友??遇大旱瘟疫狂葬亲入寺(6页) 元朝末年,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泗州盱眙县太平乡(今安徽明光市明光街道)有一个很偏僻的村庄,叫孤庄村。这里就是朱元璋出生、长大的地方。 东周春秋时期,那一带属于钟离国。这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国君的爵位是子爵。其都城在今凤阳县临淮关镇。 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钟离国被楚国攻占、灭国,楚灵王把钟离国故地分为濠州、舒城。钟离国君成为楚国的下臣。 元末时,这座古城是濠州治所,故而叫濠州。内置钟离县衙,州、县两署同城。盱眙太平乡位于濠州东面偏南,直线距离36公里。故有文献把朱元璋的出生地写作“钟离东”。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廷在盱眙设招信路安抚司,辖盱眙县。至元十四年,在盱眙县置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改为临淮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太平乡)划属泗州。 泗州,是一个存在于北周到清朝之间的历史地名,辖地大致在今天泗县,泗洪,天长,盱眙,明光一带。最后的州城位于今日泗县城。 唐代时,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地域划为十道。泗州属河南道管辖,其治所位于临淮县,在今盱眙县对岸。这个古城已被洪泽湖水淹没。 濠州是朱元璋的发祥地。1366年,吴军从张士诚手中夺回濠州城。1367年,吴王朱元璋将其升级为临濠府。明朝开国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 洪武三年,因中立县城北临淮河,故将县名改为临淮县。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由临淮镇迁往新城(今府城镇)。因地处凤凰山之南(为阳),故名凤阳。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四乡设凤阳县。府、县两署同城。至此,原盱眙县太平乡归属凤阳县。 再说朱元璋的家庭。其父亲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从事淘金业。他们原来住在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因被迫交纳元朝高额的黄金税,家产赔光。朱五四八岁时,朱...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